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吳雪飛 醫師
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
其他
精神科
-
新生兒七天未拉大便但無其他異常癥狀,不能單純據此就排除巨結腸,還可能與喂養方式、腸道菌群失調、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、胃腸動力不足、攢肚等有關。 1. 喂養方式:如果母乳不足或奶粉沖調過濃,導致新生兒攝入的水分和食物不足,可能引起大便減少。應保證充足的喂養量和合適的喂養濃度。 2. 腸道菌群失調:新生兒腸道菌群尚未穩定,菌群失調可能影響腸道蠕動和消化功能,導致排便異常。可補充益生菌,如雙歧桿菌、嗜酸乳桿菌、酪酸梭菌等。 3.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: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,會影響新陳代謝和胃腸蠕動,造成便秘。需要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,確診后補充甲狀腺素治療。 4. 胃腸動力不足:新生兒胃腸發育不完善,動力不足時易出現排便延遲。可輕柔按摩腹部,促進胃腸蠕動。 5. 攢肚:多見于母乳喂養的寶寶,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。隨著消化能力提高,食物殘渣少,會出現幾天不排便。 總之,新生兒七天未排便但無其他癥狀,不能簡單判斷是否為巨結腸,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。家長若擔憂,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,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。
2024-11-28 16:24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先天性巨結腸? 先天性巨結腸癥(congenital megacolon)又稱腸管無神經節細胞癥(aganglionosis).因Hirschsprun首先對本病做詳盡的描述,故也稱為Hirschsprung病(簡稱HD)。是一種神經峭細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遺傳病,是新生兒期低位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。其發病率在1/2000~1/5000,男女為4:1。本病有家族性發生傾向,有報道為4%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