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馮平柏 主任醫師
江蘇省腫瘤醫院
三級甲等
放射治療科
-
便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,如痔瘡、肛裂、腸道炎癥、腸道息肉、腸道腫瘤等。改善便血現象需要明確病因,采取針對性的措施,包括調整飲食、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、治療原發疾病、使用藥物以及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。 1. 痔瘡:痔瘡是便血的常見原因之一。可通過外用痔瘡膏(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)、栓劑(如肛泰栓),口服痔速寧片等藥物治療。同時,避免久坐久站,保持肛門清潔。 2. 肛裂:多因大便干燥導致肛門皮膚撕裂。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軟膏,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改善便秘,促進肛裂愈合。 3. 腸道炎癥:如潰瘍性結腸炎、克羅恩病等。需使用美沙拉嗪腸溶片、柳氮磺吡啶腸溶片等藥物控制炎癥。 4. 腸道息肉:較小的息肉可在腸鏡下切除,較大或有惡變傾向的息肉需手術切除。 5. 腸道腫瘤:早期可手術治療,晚期可能需要放化療,并配合靶向藥物(如貝伐珠單抗)治療。 總之,出現便血應及時就醫,進行相關檢查(如腸鏡、肛門指診等),明確病因后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。同時,注意飲食清淡,多吃蔬菜水果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2024-11-29 01:07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