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任德廣 副主任醫師
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
骨科
-
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累及關節,導致關節疼痛、腫脹、畸形等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常用藥物有甲氨蝶呤、來氟米特、柳氮磺胺吡啶、羥氯喹、艾拉莫德等。 1.藥物治療: 非甾體抗炎藥:如布洛芬、雙氯芬酸鈉,能減輕關節疼痛和炎癥。 改善病情抗風濕藥:甲氨蝶呤可延緩病情進展;來氟米特能調節免疫。 生物制劑: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如依那西普,對常規治療無效者有效。 糖皮質激素:潑尼松等,能迅速緩解癥狀,但不宜長期大量使用。 植物藥:白芍總苷具有免疫調節作用。 2.物理治療:包括熱療、水療、針灸等,有助于緩解疼痛和改善關節功能。 3.手術治療:適用于關節嚴重畸形、功能障礙者,如關節置換術。 4.生活方式調整: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,保持關節功能位,適當鍛煉。 5.定期復查:監測病情變化,評估治療效果,調整治療方案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情、患者個體情況等因素。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,堅持治療,以控制病情,提高生活質量。
2024-12-02 03:25
-
-
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馮海峰 主治醫師
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
一級甲等
眼科
-
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僵硬等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、抗風濕藥、糖皮質激素、生物制劑、植物藥等。 1.非甾體抗炎藥:如布洛芬、雙氯芬酸鈉等,能緩解關節疼痛和腫脹,但不能控制病情進展。 2.抗風濕藥:甲氨蝶呤是常用的改善病情抗風濕藥,可延緩關節破壞。來氟米特、柳氮磺吡啶等也有一定效果。 3.糖皮質激素:在急性發作期能迅速緩解癥狀,如潑尼松,但長期大量使用有較多副作用。 4.生物制劑:如依那西普、阿達木單抗等,對傳統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有效。 5.植物藥:雷公藤多苷等,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、身體狀況等因素,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。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治療,定期復查,以控制病情,提高生活質量。
2024-12-01 16:45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