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吳熙 副主任醫師
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
三級甲等
綜合科
-
體溫達到37.8度標志著輕度發熱狀態,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,包括但不限于普通感冒、流感、扁桃體炎、中耳炎或腸胃炎等常見病癥。面對此情況,采取適當措施,關注癥狀變化,必要時就醫,尤為關鍵。若感身體不適,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,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,切勿隨意服藥。
2013-11-14 17:59
1.定義與解讀:人體正常腋下體溫范圍通常在36.0°C至36.8°C之間,而37.8°C已超出這一范圍,被視為輕度發熱。
2.常見病因:發熱是身體對病原體入侵的一種自然反應,普通感冒、流感、扁桃體炎、中耳炎或腸胃炎是最常見的引起輕度發熱的原因。
3.觀察與應對:輕度發熱時,注意休息,保持充足水分攝入,觀察是否有其他伴隨癥狀,如咳嗽、頭痛、肌肉痛或腹瀉等。
4.家庭護理:可以使用物理降溫方法,如溫水擦浴,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,以免引起不適。同時,穿著適宜,避免過度包裹。
5.就醫時機:若發熱持續超過三天,或伴有劇烈頭痛、皮疹、呼吸困難等癥狀,應及時就醫,以排除嚴重疾病的可能性。
體溫達到37.8°C確認為輕度發熱,面對此類狀況,重視觀察與適當的自我護理至關重要。若癥狀復雜或持續惡化,務必尋求專業醫療意見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