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潘曉明 主任醫師
云浮市人民醫院
三級甲等
中醫科
-
中焦濕熱,中醫術語,指脾胃功能失調,濕熱蘊結于中焦部位,引起一系列消化系統不適癥狀。表現多樣,從輕微的消化不良到嚴重的黃疸均可見。健康問題不容忽視,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,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。
2013-11-15 12:44
1.癥狀描述:典型癥狀包括午后發熱加重,肢體沉重,精神疲乏,言語懶散,意識模糊,胸悶脘痞,惡心嘔吐,食欲減退,腹脹,大便溏薄,或伴有黃疸,小便短赤,舌苔黃膩。
2.疾病關聯:常見于腸傷寒、黃疸型肝炎、鉤端螺旋體病等疾病。
3.病理機制:脾胃運化失常,濕熱內生,阻礙氣機,影響脾胃正常功能。
4.治療原則:以清熱利濕,健脾和胃為主,調理中焦濕熱。
5.常用藥物:疏肝止痛丸,龍膽瀉肝丸,茵陳蒿湯等中藥方劑,用于清熱利濕,調理中焦。
面對中焦濕熱,重要的是辨證施治,通過中藥調理,改善脾胃功能,清除濕熱。建議在正規醫院中醫科醫師指導下使用藥物,確保治療安全有效。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