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徐婧 主治醫師
廣東省中醫院
三級甲等
傳統療法室
-
氣滯血瘀屬于中醫辨證范疇,常表現為面色蒼白或晦暗,疲倦乏力,語聲低弱,心悸胸悶,脅肋刺痛,腹部脹滿,食欲不振,以及肢體麻木或疼痛,女性可能經前胸脅脹痛,經期小腹脹痛,經血紫暗有塊等癥狀。若出現上述表現,建議及時就醫,通過中醫辨證施治。關愛自己,從關注健康開始。身體不適時,請及時就醫,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。
2013-11-16 10:21
1.面色蒼白或晦暗,疲倦乏力,語聲低弱,此為氣血不足,氣滯血瘀的早期表現。
2.心悸胸悶,脅肋刺痛,腹部脹滿,食欲不振,提示氣機不暢,血行受阻。
3.肢體麻木或疼痛,手足逆冷或發熱,反映氣血運行不暢,末梢循環不良。
4.女性患者在經前或行經時小腹脹痛,經血紫暗有塊,伴隨胸脅脹痛,為氣滯血瘀的典型特征。
5.出現黃疸、納差等,可能是氣滯血瘀進一步發展,影響肝膽功能。
氣滯血瘀癥狀多樣,涵蓋多個系統,識別這些癥狀有助于早期發現和治療。中醫治療通常采用活血化瘀、理氣止痛的方法,如使用桃仁、紅花、川芎等藥材。然而,具體治療方案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定制,務必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