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申蘭闊 醫師
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
其他
全科
-
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爛一般癌變風險較低,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發生癌變,如幽門螺桿菌感染、不良飲食習慣、長期精神壓力、胃黏膜損傷未修復、遺傳因素等。 1.幽門螺桿菌感染:幽門螺桿菌可破壞胃黏膜屏障,引起炎癥和糜爛,長期感染增加癌變幾率。 2.不良飲食習慣:長期酗酒、吸煙、高鹽高脂飲食、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,會刺激胃黏膜,加大癌變可能。 3.長期精神壓力:精神緊張、焦慮、抑郁等可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,影響胃部血液循環和胃酸分泌,不利于病情恢復,增加癌變風險。 4.胃黏膜損傷未修復:若糜爛部位反復受損且未得到有效修復,細胞異常增生的風險上升。 5.遺傳因素:家族中有胃癌患者,其親屬患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爛時癌變的概率相對較高。 總之,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爛患者應積極治療,改善生活方式,定期復查胃鏡,以便早期發現癌變傾向,及時干預。
2024-09-19 17:37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