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鄧麗君 主治醫師
廣東省中醫院
三級甲等
兒科
-
腸套疊的發生機制較為復雜,通常涉及腸道動力異常、淋巴組織增生、腸道炎癥、腸道腫瘤以及遺傳因素等多重因素。這些因素共同作用,導致一段腸管滑入相鄰的腸腔內,形成腸套疊。一旦身體出現不適,應立刻就醫,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,不宜自行開藥。
2013-11-25 13:42
1.腸道動力異常:腸蠕動功能紊亂可引起腸壁折疊,是腸套疊最常見的原因之一。
2.淋巴組織增生:嬰幼兒腸壁淋巴濾泡過度發育,可能成為腸套疊的觸發點。
3.腸道炎癥:如腸炎、闌尾炎等炎癥性疾病,可使腸壁腫脹,增加腸套疊的風險。
4.腸道腫瘤:良性或惡性腫瘤的存在,尤其是黏膜下腫瘤,可作為套疊的頭部,促使腸套疊發生。
5.遺傳因素:家族中有腸套疊病史的個體,其發病風險較普通人更高。
腸套疊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,其中腸道動力異常、淋巴組織增生、腸道炎癥、腸道腫瘤以及遺傳因素是主要的促成因素。一旦發現腸套疊癥狀,應立即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時機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