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張仕年 主任醫師
江蘇省中醫院
三級甲等
推拿科
-
濕疹,中醫常稱為濕毒,屬于一種炎癥性皮膚病,特征在于皮膚區域呈現滲出、潮濕的狀態。表現為紅斑、丘疹、水皰、糜爛、滲液及結痂等多樣皮膚病變,伴有明顯的灼熱感與瘙癢。由于過度抓撓或熱水刺激,可能引發局部急性腫脹或糜爛,病程遷延,反復發作,導致皮膚增厚、粗糙,甚至色素沉著。當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醫,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,不宜自己隨意用藥。
2013-11-27 19:35
1.發病機制:濕疹的發生與遺傳、環境、免疫功能異常、皮膚屏障受損等因素密切相關。
2.臨床表現:紅斑、丘疹、水皰、糜爛、滲液、結痂,伴劇烈瘙癢。
3.惡化因素:抓撓、熱水燙洗可加劇癥狀,導致急性炎癥反應。
4.病程特點:慢性反復,皮膚逐漸增厚、粗糙,可能出現色素沉著。
5.治療原則:以緩解癥狀、控制炎癥、修復皮膚屏障為主,常用治療手段包括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、抗組胺藥控制瘙癢,以及保濕劑修復皮膚屏障。
濕疹,即中醫所稱的濕毒,是一種復雜的炎癥性皮膚病,治療需個體化,兼顧癥狀緩解與皮膚保護,遵循醫囑合理用藥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