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周振海 主任醫師
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
三級甲等
血液內科
-
抗凝治療和抗血小板治療并非一回事。兩者作用機制不同,適用情況也有差異,在疾病治療中都很重要。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,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。
2013-11-28 22:38
1.作用機制:抗凝治療主要是通過抑制凝血因子來阻止血液凝固,常見藥物如華法林、肝素。抗血小板治療是抑制血小板聚集,像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。
2.適用疾病:抗凝治療常用于心房顫動、深靜脈血栓等。抗血小板治療常用于冠心病、腦梗死等。
3.治療風險:抗凝治療可能增加出血風險,如鼻出血、消化道出血。抗血小板治療也有出血風險,但相對較低。
4.監測指標:抗凝治療需定期監測凝血功能,如國際標準化比值(INR)。抗血小板治療一般無需特殊監測。
5.聯合應用:某些情況,如急性冠脈綜合征,可能會聯合使用兩種治療。
總之,抗凝治療和抗血小板治療各有特點,具體選擇哪種治療,需根據患者病情,由醫生評估決定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