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肖曉嵐 主治醫師
廣東省中醫院
三級甲等
兒科
-
幼兒腸套疊的發生,通常與腸道蠕動節律紊亂、病毒感染、腸道發育異常、飲食改變、遺傳因素等有關。治療方法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。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診,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,不要自己擅自用藥。
2013-11-29 18:09
1.腸道蠕動節律紊亂:幼兒腸道功能尚不完善,蠕動節律不穩定,可能導致腸管套疊。
2.病毒感染:如腺病毒、輪狀病毒等感染,可引起腸道淋巴組織增生,誘發腸套疊。
3.腸道發育異常:腸道先天性結構異常,如腸管過長、腸系膜過長等,增加腸套疊風險。
4.飲食改變:突然改變飲食,食物性質、量的變化,可能影響腸道蠕動。
5.遺傳因素:部分幼兒存在家族遺傳傾向,易發生腸套疊。
6.治療方法:發病 48 小時內且全身情況良好,一般先嘗試空氣灌腸復位,成功率較高。若復位失敗,或出現腸壞死等嚴重情況,則需進行手術治療。治療期間需禁食,糾正水電解質紊亂,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,如頭孢曲松鈉、頭孢噻肟鈉、阿莫西林等。治療后要注意飲食調整,逐漸從流食過渡到正常飲食。
總之,幼兒腸套疊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,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,如有異常應盡快就醫,選擇正規醫院進行規范治療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