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郭鳳霞 主任醫師
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
三級
肝病一科
-
敗血癥起源于細菌侵入血液,常見的致病因素包括免疫系統受損、開放性創傷感染、手術部位感染、導管相關感染以及醫源性操作不當等。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診,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,不要自己擅自用藥。
2013-11-29 21:29
1.免疫系統受損:當身體的免疫防御機制減弱,如艾滋病、癌癥化療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,更容易受到細菌侵襲。
2.開放性創傷感染:皮膚破損、燒傷或開放性骨折等傷口未能及時清潔消毒,細菌可能由此進入血液。
3.手術部位感染:手術切口未嚴格無菌操作,或術后護理不當,可能導致細菌入侵血液。
4.導管相關感染:長時間留置導尿管、靜脈導管等醫療設備,增加細菌從導管接口進入血液的風險。
5.醫源性操作不當:如注射、穿刺等操作未遵循嚴格的無菌技術,也可能引入細菌。
敗血癥的發生與上述因素密切相關,預防措施包括增強免疫力、妥善處理傷口、減少不必要的導管使用以及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。一旦懷疑敗血癥,應立即前往正規醫院就診,以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