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謝芳 副主任醫師
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
三級甲等
消化內科
-
胃陰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癥,其癥狀多樣,包括胃脘灼痛、食欲異常、干嘔呃逆、口干咽干、大便異常等。治療常采用中藥方劑及飲食調理。如果身體不適,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,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,切莫自行用藥。
2013-12-02 13:56
1.胃脘灼痛:胃陰不足,虛熱內生,導致胃脘隱隱灼痛。
2.食欲異常:常有饑餓感但不想進食,或進食量少。
3.干嘔呃逆:胃失和降,胃氣上逆,引發干嘔、呃逆。
4.口干咽干:陰液虧虛,不能上承滋潤口咽,出現口燥咽干。
5.大便異常:腸道失潤,大便干結,排便困難。
6.舌紅少苔:這是胃陰虛的典型舌象表現。
7.脈象細數:脈搏跳動快而細。
胃陰虛需要綜合調理,除了服用中藥方劑,如麥門冬湯、益胃湯等,還要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、油膩、刺激性食物,保持心情舒暢,規律作息。如有相關癥狀,建議及時前往正規醫院中醫科就診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