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陳文雄 主任醫師
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
三級甲等
神經內科
-
腦中風,醫學上稱為腦卒中,分為兩大類:缺血性和出血性。缺血性腦卒中又細分為腦血栓和腦栓塞。腦血栓是在腦動脈內部形成的血栓堵塞了血管,而腦栓塞則是身體其他部位的栓子隨血液流動至腦部堵塞血管。腦血栓是最常見的腦中風類型之一,約占所有腦卒中的70%。面對身體不適,切勿拖延,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,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。
2013-12-03 14:57
1.病因差異:腦血栓由腦動脈硬化、狹窄基礎上形成血栓引起;腦栓塞由心臟疾病、主動脈瓣病變等產生的栓子造成。
2.發病機制:腦血栓在動脈壁損傷處逐漸形成血栓;腦栓塞中,栓子突然阻塞腦血管,導致血流中斷。
3.臨床表現:兩者均可出現突發性頭痛、言語不清、肢體無力等癥狀,但腦栓塞癥狀往往更為突然。
4.診斷手段:通過CT或MRI掃描可區分兩種類型,腦血栓可見局部腦組織缺血改變;腦栓塞初期可能無明顯影像學表現。
5.治療策略:腦血栓治療以溶栓、抗凝為主;腦栓塞需針對原發病如心房顫動進行治療。
腦血栓作為腦中風的一種形式,與腦栓塞在病因、發病機制、臨床表現、診斷及治療上有顯著區別。正確識別類型對采取有效治療至關重要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