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趙望泓 主任醫師
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
三級甲等
口腔科
-
牙齦腫痛可能由上火、牙周炎、智齒冠周炎等引起。若腫痛嚴重或持續不緩解,應及時就醫。按摩穴位可能有一定輔助緩解作用。若感身體不適,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,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,切勿隨意服藥。
2013-12-04 11:36
1.合谷穴:位于手背,第1、2掌骨間,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。按摩此穴可緩解牙痛。
2.下關穴:在面部,顴弓下緣中央與下頜切跡之間凹陷中。能疏通經絡,減輕牙齦腫痛。
3.頰車穴:在面頰部,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(中指),當咀嚼時咬肌隆起,按之凹陷處。有助于緩解牙痛及面部腫痛。
4.內庭穴:在足背當第2、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。對胃火引起的牙齦腫痛有調理作用。
5.太溪穴:在足內側,內踝后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。可滋陰降火,緩解陰虛火旺導致的牙齦腫痛。
穴位按摩只能作為輔助手段,若牙齦腫痛嚴重,還需采取其他治療方法,如服用消炎藥等,并注意口腔衛生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