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
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
三級甲等
泌尿外科
-
睪丸下垂的原因較多,常見的有精索靜脈曲張、睪丸炎、附睪炎、鞘膜積液、陰囊溫度變化等。如果身體不適,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,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,切莫自行用藥。
2013-12-04 16:49
1.精索靜脈曲張:精索內靜脈回流受阻,導致陰囊內精索靜脈迂曲擴張,可引起睪丸下垂,可能伴有墜脹感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,如邁之靈片、地奧司明片等;嚴重時需手術治療。
2.睪丸炎: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,炎癥刺激可致睪丸下垂、腫脹、疼痛。治療常使用抗生素,如頭孢呋辛酯片、阿莫西林膠囊等。
3.附睪炎:附睪發炎時,可牽連睪丸,出現下垂癥狀。治療以抗菌藥物為主,像左氧氟沙星片等。
4.鞘膜積液:鞘膜腔內液體積聚,陰囊增大,導致睪丸下垂。量少可觀察,量大則需手術。
5.陰囊溫度變化:陰囊會通過調節與身體的距離來控制溫度,溫度高時睪丸位置相對下垂。這是正常生理現象,無需治療。
總之,睪丸下垂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。如果出現睪丸下垂并伴有其他不適癥狀,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泌尿外科就診,進行相關檢查,明確病因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