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孫娟 醫師
山東省立醫院
三級甲等
普內科
-
在女性月經期間發生性行為可能會帶來感染、月經失調、子宮內膜異位癥等風險。應注意觀察身體狀況,如有異常及時就醫。同時,要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再次在經期發生性行為。 1.感染風險:經期女性的子宮頸口處于開放狀態,性行為容易將細菌帶入生殖道,引發盆腔炎、宮頸炎等炎癥。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、左氧氟沙星、甲硝唑等治療,但需遵醫囑。 2.月經失調:可能導致月經周期紊亂、經量異常。此時需調整生活習慣,保持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態。 3.子宮內膜異位癥:子宮內膜細胞可能被帶到其他部位,引起疼痛和不孕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孕激素、達那唑等,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。 4.免疫問題:可能影響身體的免疫功能,增加患病幾率。需加強鍛煉,增強免疫力。 5.心理影響:可能會給雙方帶來心理負擔。應進行心理疏導,正確對待。 總之,經期性行為是不提倡的。一旦發生,要密切關注身體變化,如有不適,務必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。
2024-09-19 14:43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