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付愛民 副主任醫師
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
三級甲等
婦科
-
藥物流產通過口服藥物促使子宮收縮,使胚胎組織排出體外。通常,在服用藥物后的第三天,多數個體開始出現陰道出血,這是藥物起效的標志。出血量與月經相似,初期可能較少,隨后逐漸增多。如果在服藥后一周內出血量異常或伴隨劇烈腹痛,建議及時就醫檢查,以排除并發癥如宮腔殘留或感染的可能性。當身體出現異常時,應趕緊就醫,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,不宜擅自用藥。
2013-12-08 07:13
1.藥物機制:藥物流產常用的藥物組合包括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,前者阻止孕激素的作用,后者刺激子宮收縮,促使胚胎組織排出。
2.出血時間:大多數個體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的24至48小時內開始出血,但這一時間范圍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。
3.出血特點:初期出血可能較輕,隨后逐漸增多,類似月經周期中的出血。出血量的多少與子宮內膜厚度、個體差異有關。
4.并發癥警覺:出血量過多(超過正常月經量)、持續時間過長(超過兩周)或伴隨劇烈腹痛、發熱等癥狀,可能是流產不完全或感染的跡象,需要立即就醫。
5.后續管理:出血停止后,建議進行B超檢查,確認子宮內無殘留物。若有殘留,可能需要進一步處理,如清宮手術。
藥物流產后,出血通常在服藥后第三天開始,出血量與月經相似。若出血異常或伴隨其他不適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