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吳瑋 副主任醫師
廣東省中醫院
三級甲等
皮膚科
-
搭背瘡,即背部發生的感染性疾病,常表現為背部腫塊、疼痛、發熱等癥狀,可能由多種細菌引起,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、鏈球菌等。治療上,需依據病情輕重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治療,如青霉素類、頭孢菌素類或喹諾酮類藥物,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排膿。日常護理方面,保持休息,局部熱敷有助于促進炎癥吸收。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診,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,不要自己擅自用藥。
2013-12-08 18:00
1.病因分析:搭背瘡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,鏈球菌、大腸埃希菌等也可能致病。免疫力低下、皮膚破損、糖尿病等因素增加發病風險。
2.抗生素治療:輕癥可選用青霉素類藥物,如阿莫西林;中度感染考慮使用頭孢菌素類,如頭孢氨芐;重癥或耐藥菌感染,可選用喹諾酮類,如左氧氟沙星。
3.手術干預:膿腫形成時,需及時切開排膿,配合抗生素治療。
4.局部處理:熱敷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炎癥吸收。保持傷口清潔干燥,避免感染擴散。
5.支持治療:補充營養,增強機體抵抗力,必要時靜脈輸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。
搭背瘡治療需綜合評估病情,合理使用抗生素,必要時手術處理,同時加強局部護理和全身支持治療,促進恢復。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,定期復查,直至痊愈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