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吳偉康 主任醫師
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
三級甲等
中醫科
-
氣虛下陷是中醫術語,常見癥狀包括身體疲乏、內臟下垂、頭暈目眩、久瀉不止、小便頻數等。身體不適時,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,切莫自行開處方。
2019-12-30 11:45
1.身體疲乏:總感覺無力,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。
2.內臟下垂:如胃下垂、子宮脫垂等。
3.頭暈目眩:時常感到頭暈,眼前發黑。
4.久瀉不止:腹瀉時間長,大便稀溏。
5.小便頻數:排尿次數增多,尿液清長。
6.自汗:稍微活動或不活動也容易出汗。
出現上述癥狀可能提示氣虛下陷,但具體診斷還需結合脈象、舌象等綜合判斷。如有不適,建議及時就醫。
-
-
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張鳳生 醫師
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
二級甲等
內科
-
氣虛下陷為一種虛證,常見證狀為:脫肛,子宮下垂,久瀉不止,女人崩漏,胃下垂,等。黃芪為補氣升陽藥,治療氣虛下陷,必須與升麻合用,其功方宏。祝早日康復。
2013-12-09 15:51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