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何興祥 主任醫師
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
三級甲等
消化內科
-
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由多種因素引起。治療方法包括改變生活方式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常見的致病因素有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、胃酸分泌過多、胃排空延遲、食管黏膜防御功能減弱、不良生活習慣等。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診,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,不要自己擅自用藥。
2013-12-10 10:58
1.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:這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當食管下括約肌松弛或壓力降低時,胃內容物容易反流進入食管。
2.胃酸分泌過多:胃酸過多會增加反流的腐蝕性,損傷食管黏膜。
3.胃排空延遲: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,導致胃內壓力升高,促進反流。
4.食管黏膜防御功能減弱:食管黏膜自身的抵抗力下降,難以抵御反流物的刺激。
5.不良生活習慣:如睡前 2 小時內進食、進食過飽、吸煙、飲酒、喝濃茶咖啡等,都可能誘發或加重反流性食管炎。
總之,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。患者應積極調整生活方式,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。如果病情嚴重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,可考慮手術治療。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就診,以便獲得更專業的治療建議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