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何泓 副主任醫師
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
三級甲等
婦科
-
細菌性陰道病由陰道內正常菌群失調引起,常見因素包括頻繁性行為、使用抗生素、衛生習慣不良、避孕套材質過敏及體內激素水平變化等。健康無小事,身體不適切莫忽視。及時就醫,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,早日恢復健康。
2013-12-10 12:00
1.頻繁性行為:頻繁更換性伴侶或性行為次數過多,可能破壞陰道內微生物平衡,增加感染風險。
2.使用抗生素:抗生素在消滅有害細菌的同時,也可能破壞陰道內的有益菌群,導致病原體過度生長。
3.衛生習慣不良:過度清潔或使用刺激性強的洗液,可能破壞陰道自我清潔機制,引發細菌性陰道病。
4.避孕套材質過敏:對乳膠或某些潤滑劑成分過敏,可能導致陰道環境改變,利于病原體滋生。
5.體內激素水平變化:妊娠、月經周期、更年期等因素引起的激素波動,可能影響陰道酸堿度,增加感染機會。
治療細菌性陰道病,首先需改善個人衛生習慣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,并減少頻繁性行為。藥物治療方面,常用藥物包括甲硝唑、克林霉素等,需遵醫囑使用。若癥狀持續,應及時就醫,以排除其他潛在疾病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