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張海艇 副主任醫師
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
三級甲等
中醫科
-
濕熱下注是中醫常見病癥,多因外感濕熱、飲食不節等引起。可能出現小便短赤、身重疲乏、舌苔黃膩等癥狀。如癥狀嚴重,應及時就醫。藥物治療需謹慎,身體出現不適時,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,避免盲目用藥。
2013-12-10 21:43
1.疾病表現:常見有小便淋澀赤痛、會陰部脹痛、白帶異常等。
2.形成原因:多由環境潮濕、喜食辛辣油膩、脾胃虛弱等所致。
3.診斷方法:通過望聞問切,觀察舌苔脈象、詢問癥狀等來判斷。
4.治療原則:通常濕重以化濕為主,熱重以清熱為主。
5.治療用藥:濕重可選六一散、平胃散;熱重可用連樸飲、茵陳蒿湯。但用藥需遵醫囑。
濕熱下注的治療需綜合判斷,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,并注意調整生活習慣。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