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閔筱輝 副主任醫師
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
三級甲等
消化內科
-
肝胃不和與脾胃虛寒是常見的中醫病癥,兩者在癥狀、病因、調理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。若癥狀嚴重,應及時就醫。當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醫,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,不宜自己隨意用藥。
2013-12-12 07:14
1.癥狀差異:肝胃不和常表現為胃脘脹痛、噯氣、反酸等,情緒波動時加重。脾胃虛寒則多有胃脘隱痛、喜溫喜按、大便溏薄等。
2.病因不同:肝胃不和多因情志不舒、肝氣郁結所致。脾胃虛寒常因飲食生冷、勞累過度、久病體虛等引起。
3.舌象區別:肝胃不和者舌苔薄白,脈象弦。脾胃虛寒者舌淡苔白,脈沉遲無力。
4.調理側重:肝胃不和重在疏肝和胃,可用逍遙丸、柴胡疏肝散等。脾胃虛寒著重溫中健脾,如理中丸、小建中湯。
5.日常注意:肝胃不和要注意調節情緒,保持心情舒暢。脾胃虛寒需注意保暖,避免食用生冷食物。
總之,肝胃不和與脾胃虛寒可通過綜合判斷來區分,必要時可尋求專業中醫幫助辯證調理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