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肖頌華 主任醫師
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
三級甲等
神經科
-
腦動脈粥樣硬化癥是因多種因素導致動脈內膜受損,脂質沉積形成斑塊。治療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調整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。關愛自己,從關注健康開始。身體不適時,請及時就醫,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。
2013-12-13 21:22
1.生活方式調整:戒煙限酒,低鹽低脂飲食,適量運動,規律作息。
2.藥物治療:常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,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降脂穩定斑塊,以及降壓藥如硝苯地平控制血壓。
3.中醫治療:部分中藥如丹參、三七等,可輔助改善血液循環。
4.手術治療:嚴重狹窄時可行血管內膜切除術或血管成形術。
5.定期復查:監測血脂、血壓、血糖等指標,評估病情變化。
綜合多種治療方法,并定期復查,有助于控制腦動脈粥樣硬化癥的進展,降低腦卒中風險。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腦癱?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,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,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,如肢體痙攣、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,并可同時伴有癲癇、智力低下、語言和視覺障礙等。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,圍外報道為1.5‰~5‰活嬰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