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喬偉光 副主任醫師
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
三級甲等
消化內科
-
膽息肉,即膽囊息肉,是膽囊黏膜上的一種隆起性病變,分為非腫瘤性和腫瘤性兩大類。非腫瘤性息肉較為常見,包括膽固醇息肉、炎癥性息肉等;而腫瘤性息肉相對少見,可能包括腺瘤或腺癌。息肉的形成可能與膽汁成分異常、膽囊炎癥、遺傳因素等相關。當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醫,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,不宜自己隨意用藥。
2013-12-15 14:05
1.非腫瘤性息肉:最常見的是膽固醇息肉,由于膽汁中膽固醇含量過高,形成結晶沉積在膽囊壁上。
2.腫瘤性息肉:包括腺瘤和腺癌,這類息肉有潛在的惡變風險,需要密切監測。
3.膽汁成分異常:膽汁中膽固醇比例過高或膽汁酸分泌減少,可能導致膽固醇結晶形成息肉。
4.膽囊炎癥:長期慢性膽囊炎可刺激膽囊壁增生,形成息肉。
5.遺傳因素:家族中有膽囊息肉病史的個體,患病風險較高。
6.其他因素:包括膽囊功能障礙、肥胖、高血脂等也可能增加膽息肉的風險。
膽息肉的診斷通常依賴B超,對于直徑大于1厘米、短期內迅速增大或伴有癥狀的息肉,建議進行膽囊切除手術以防止潛在的惡變風險。定期復查和專業醫生的指導對于膽息肉的管理至關重要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