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周福元 主任醫師
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
三級甲等
感染內科
-
慢性乙型肝炎,臨床稱為乙肝,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,雖難以徹底治愈,但通過規范治療可控制病情,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發生。乙肝病毒攜帶者在肝功能正常情況下,無需特殊治療,定期監測即可。健康生活方式對控制病情同樣重要。若感身體不適,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,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,切勿隨意服藥。
2013-12-16 08:37
1.疾病原理: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體后,可在肝臟細胞內持續復制,引發免疫反應,導致肝細胞損傷。
2.治療現狀:當前治療手段主要依賴抗病毒藥物,如恩替卡韋、替諾福韋等,旨在抑制病毒復制,減輕肝臟炎癥,但無法完全清除病毒。
3.治療目標:治療目標是實現病毒學應答,即HBVDNA檢測不到,同時追求血清學轉換,即HBeAg陰轉或表面抗原消失。
4.生活方式調整: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如規律作息,均衡飲食,避免飲酒,有助于減輕肝臟負擔,配合藥物治療。
5.監測與隨訪:即使在抗病毒治療期間,也需定期進行肝功能、病毒載量以及肝臟影像學檢查,以評估療效和調整治療方案。
雖然乙肝難以根治,但通過合理治療和生活管理,大部分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,維持生活質量。在醫生指導下,堅持長期治療和監測,對于預防并發癥至關重要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