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張海艇 副主任醫師
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
三級甲等
中醫科
-
脾腎陽虛、肝氣郁滯、濕濁內蘊、郁久化熱是中醫常見證型,涉及臟腑功能失調。治療需綜合調理,包括中藥、飲食、生活方式等。面對身體不適,切勿拖延,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,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。
2013-12-16 13:03
1.脾腎陽虛:可選用附子理中丸、金匱腎氣丸等,以溫腎健脾。
2.肝氣郁滯:逍遙丸、柴胡疏肝散能疏肝理氣。
3.濕濁內蘊:可用參苓白術散健脾祛濕。
4.郁久化熱:龍膽瀉肝丸有清肝膽、利濕熱的作用。
5.綜合調理: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勞累,飲食清淡,忌生冷油膩。
中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,個體差異大,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