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林炳亮 主任醫師
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
三級甲等
感染性疾病科
-
感染性疾病,即傳染病,由病原體侵入宿主體內引發,具有傳染性。主要通過消化道、呼吸道、接觸、血液傳播。病原體多樣,包括細菌、病毒、真菌、寄生蟲等。傳播途徑廣泛,如空氣飛沫、污染水源、血液制品、母嬰傳播等。當身體出現異常時,應趕緊就醫,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,不宜擅自用藥。
2013-12-16 15:09
1.病原體:病原體種類繁多,細菌如結核分枝桿菌、病毒如流感病毒、真菌如念珠菌、寄生蟲如瘧原蟲等均可引起感染。
2.傳播途徑:空氣飛沫傳播見于流感、麻疹;水源傳播見于霍亂;血液傳播如HIV、乙肝病毒;母嬰傳播如HIV、梅毒螺旋體。
3.易感人群:免疫力低下者、老年人、嬰幼兒、慢性病患者等更易受感染。
4.臨床表現:發熱、咳嗽、腹瀉、皮疹等癥狀,嚴重時可致器官功能衰竭。
5.預防措施:接種疫苗、個人衛生、環境消毒、避免接觸傳染源等。
6.治療原則:對癥支持治療,抗生素、抗病毒藥物針對性治療,必要時隔離。
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,具有傳染性的疾病。其防治需關注病原體、傳播途徑、易感人群,采取有效措施,及時診治,以減少傳播和危害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