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陳雪亮 醫師
威縣婦幼保健院
二級甲等
婦產科
-
眼底出血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癥狀,其發生可能與全身性疾病、眼部本身病變、外傷、炎癥及藥物因素等有關。 1.全身性疾病: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會影響眼底血管,導致血管壁脆弱,容易破裂出血。 2.眼部本身病變:視網膜靜脈阻塞、視網膜裂孔、黃斑變性等眼部疾病可引發眼底出血。 3.外傷:眼部受到外力撞擊或刺傷,可能損傷眼底血管,造成出血。 4.炎癥:如葡萄膜炎等炎癥性疾病,會引起眼底血管炎癥反應,增加出血風險。 5.藥物因素:長期使用抗凝藥物、抗血小板藥物等,可能影響凝血功能,導致眼底出血。 眼底出血可能影響視力,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。醫生會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,包括藥物治療、激光治療或手術治療等。患者日常要注意用眼衛生,控制基礎疾病,定期進行眼部檢查。
2024-12-05 11:34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