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鐘選芳 主任醫師
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
三級甲等
消化內科
-
寒性胃病和熱性胃病可從癥狀、病因、舌象、脈象、治療等方面區分。面對身體的不適,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,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,確保安全有效。
2013-12-17 20:53
1.癥狀:寒性胃病多表現為胃痛隱隱、喜溫喜按、遇寒加重;熱性胃病常見胃脘灼痛、口干口苦、口臭等。
2.病因:寒性胃病常因過食生冷、外感寒邪;熱性胃病多由飲食辛辣、肝郁化火導致。
3.舌象:寒性胃病舌淡苔白;熱性胃病舌紅苔黃。
4.脈象:寒性胃病脈沉遲;熱性胃病脈弦數。
5.治療:寒性胃病宜溫中散寒,可用理中丸等;熱性胃病需清熱瀉火,如清胃散等。
總之,區分寒性胃病和熱性胃病需綜合判斷,如有胃部不適,應及時就醫,在醫生指導下治療。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乙類傳染病? 乙類傳染病是指:傳染性非典型肺炎、艾滋病、病毒性肝炎、脊髓灰質炎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、麻疹、流行性出血熱、狂犬病、流行性乙型腦炎、登革熱、炭疽、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、肺結核、傷寒和副傷寒、流行性腦脊髓膜炎、百日咳、白喉、新生兒破傷風、猩紅熱、布魯氏菌病、淋病、梅毒、鉤端螺旋體病、血吸蟲病、瘧疾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