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
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
三級甲等
神經科
-
癲癇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,其發病機制復雜。遺傳因素在癲癇發病中具有一定作用,同時還與腦部損傷、感染、代謝異常、神經退行性變等有關。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,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。
2013-12-18 14:47
1.遺傳因素:部分癲癇類型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,如家族性顳葉癲癇等。但并非所有癲癇都會遺傳。
2.腦部損傷:包括腦外傷、腦卒中、腦腫瘤等導致的腦部結構或功能損害,可引發癲癇。
3.感染:腦炎、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,可能破壞神經細胞,增加癲癇發病風險。
4.代謝異常:如低血糖、低血鈣、肝腎功能障礙等代謝紊亂,影響神經細胞功能,誘發癲癇。
5.神經退行性變:帕金森病、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,可能伴隨癲癇癥狀。
6.其他因素:睡眠不足、情緒激動、過度飲酒等也可能成為癲癇發作的誘因。
總之,癲癇的病因多樣,遺傳只是其中之一。對于有癲癇家族史的人群,應注意預防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一旦出現癲癇癥狀,需及時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就診,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(如卡馬西平、丙戊酸鈉、苯妥英鈉)、手術治療等。但藥物治療需嚴格遵醫囑,不可自行增減藥量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