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何興祥 主任醫師
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
三級甲等
消化內科
-
長期晚飯不吃可能會引發胃病,原因包括胃酸分泌異常、胃黏膜損傷、影響消化功能、導致營養不良、破壞飲食規律等。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,請趕快就醫,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,切勿自行用藥。
2013-12-18 15:20
1.胃酸分泌異常:晚飯不吃,胃仍會按時分泌胃酸,沒有食物中和,胃酸可能刺激胃黏膜,引發炎癥或潰瘍。
2.胃黏膜損傷:長期如此,胃黏膜失去食物的保護和滋養,容易受損,增加胃炎、胃潰瘍的風險。
3.影響消化功能:打亂正常的消化節律,胃腸蠕動紊亂,消化液分泌失調,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
4.導致營養不良: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物質,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和機能,使免疫力下降。
5.破壞飲食規律:不利于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,可能引起胃腸功能紊亂,增加患胃病的可能性。
總之,為了保持胃腸健康,應規律飲食,定時定量進餐。若已出現胃部不適,需及時就醫,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,常用藥物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、枸櫞酸鉍鉀膠囊、阿莫西林膠囊等。
-
-
網友 匿名追問:2018-02-04 12:04
胃火較大應該怎么辦應該如何治療
-
張樹立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:2018-02-04 16:38
-
張樹立 主治醫師
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
三級甲等
0 0 -
你好,胃炎一般與進食不規律,辛辣食物刺激,暴飲暴食,幽門螺桿菌感染,長期飲酒等有關系的,藥物治療建議口服莫沙必利,雷貝拉唑和枸櫞酸鉍鉀顆粒,平時避免暴飲暴食,禁忌辛辣油膩和刺激性食物,如油炸食品、腌臘食品、辣椒、大蒜等。飲食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為主,如蔬菜,面食,魚肉,生花生米等。保持生活規律
-
追問是開放提問,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