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王維明 主任醫師
云浮市人民醫院
三級甲等
中醫科
-
風寒感冒由風寒外襲、肺氣失宣所致,可艾灸大椎穴、肺俞穴、合谷穴等。身體不適時,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,切莫自行開處方。
2013-12-18 16:35
1.大椎穴: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緣,督脈上,艾灸可溫陽散寒,緩解鼻塞咳嗽。
2.肺俞穴:在第3胸椎棘突旁開1.5寸,能宣肺理氣,減輕咳嗽吐痰。
3.合谷穴:即虎口,可緩解鼻塞流涕,左鼻塞灸右合谷,右鼻塞灸左合谷。
4.風池穴:位于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方凹陷處,清熱疏風,減輕頭痛。
5.風府穴:在枕骨下凹陷處,解表散寒,改善頭痛眩暈。
6.迎香穴:位于鼻翼外緣中點旁,緩解鼻塞流涕發熱。
7.尺澤穴:在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,緩解咳嗽氣喘等癥狀。
風寒感冒患者艾灸這些穴位效果較好,但應去正規醫院針灸科由專業醫生操作,也可在醫生指導下配合藥物治療,如感冒清熱顆粒、正柴胡飲顆粒、荊防敗毒散等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