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劉長燕 副主任醫師
黑龍江省中醫醫院南崗分院
三級甲等
中醫科
-
患者你好,濕熱能艾灸。濕熱下注,是指濕熱流注于下焦,主要表現小便短赤,身重疲憊,舌苔黃膩,胃納不佳等,臨床多見于濕熱痢疾,濕熱泄瀉,淋濁,癃閉,陰癢,帶下,下肢關節腫痛,腳氣感染等癥。濕熱下注意的治療方法,應以清熱利濕為主,中醫是講求陰陽平衡的,只要能正確的治療,只要辯證在哪臟在哪個腑,正確的處方用藥,調整陰陽后慢慢就會好轉起來的,建議到找中醫生進行辯證論治。
2019-01-11 12:08
-
-
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孫麗麗 護師
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
二級甲等
內科
-
可以,濕熱體質可以服藥調理,如服眾生清熱祛濕顆粒治療。并應從飲食上調節,忌食辛辣剌激食品,忌油膩,忌飲酒,忌海鮮,忌腥葷及發物,保持大便通暢,保持情緒舒暢等。
2013-12-18 21:44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艾灸? 艾灸分為艾炷灸、艾條灸和溫針灸。是指點燃艾炷或艾條在體表的一定部位進行熏灼,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。艾灸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,尤其適用于慢性虛弱性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。艾灸有溫經通絡、行氣活血、祛濕散寒、溫補中氣、回陽固脫、消瘀散結、解表散寒、溫中止嘔、清熱解毒、溫腎壯陽等作用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