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楊宏志 主任醫師
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
三級甲等
中醫科
-
陰虛內熱是中醫常見的一種病癥,患者通常會出現多種癥狀。如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,應及時就醫。當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醫,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,不宜自己隨意用藥。
2013-12-20 09:00
1.潮熱盜汗:在午后或夜間出現發熱、出汗的情況。
2.兩顴紅赤:臉頰泛紅,看起來面色紅潤。
3.五心煩熱:兩手心、兩腳心及心胸煩熱。
4.口燥咽干:口腔和咽喉干燥,總想喝水。
5.形體消瘦:體重下降,身形較為瘦弱。
6.舌紅少苔:舌頭顏色發紅,舌苔較少。
7.脈象細數:脈搏跳動快速且細微。
陰虛內熱患者日常應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勞累。如有相關癥狀,可前往中醫醫院或綜合醫院的中醫科就診,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。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內熱? 內火(熱)是和內寒相反的一類由于人體新陳代謝過于旺盛、產熱過多所導致的疾病。產熱的絕對過多引起的“內(熱)”,也叫“實火(熱)” 。引起“實火(熱)”的原因很多,最主要的莫過于元陽的運動、溫煦作用過于亢進,從而導致人體各組織器官新陳代謝活動過于旺盛,產生各種癥狀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