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郭建輝 副主任醫師
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
三級甲等
中醫科
-
腎虛而有濕濁是一種中醫常見的身體狀態,涉及多個方面。包括腎的功能失調、體內濕氣過重、代謝異常等。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診,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,不要自己擅自用藥。
2013-12-20 09:36
1.腎虛表現:如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、性功能減退等。
2.濕濁形成:多因飲食不節、環境潮濕、脾胃虛弱等。
3.癥狀體現:可能有身體困重、舌苔厚膩、大便黏滯等。
4.相互影響:腎虛可致水液代謝障礙,加重濕濁;濕濁困阻又會影響腎的功能。
5.調理方法:飲食宜清淡,避免生冷油膩;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;可選用一些祛濕的中藥如茯苓、澤瀉等。
總之,腎虛而有濕濁者需要綜合調理,必要時應尋求專業中醫的幫助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