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沈楊 主任醫師
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
三級甲等
婦產科
-
月經期間,雖然排卵概率低,理論上不易受孕,但并非完全安全,精子可在體內存活數天,加之排卵時間可能提前,仍存在懷孕風險。同時,經期性行為增加感染婦科疾病的風險,如陰道炎、宮頸炎等,由于子宮頸口微開,外部細菌易入侵,還可能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。身體健康為重,一旦感到不適,應及時就醫,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。
2013-12-20 11:13
1.生理周期:正常情況下,排卵發生在月經周期的中間,即下次月經前14天左右,而月經期通常不在此范圍內,因此懷孕幾率較低。然而,排卵時間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而提前。
2.精子存活:精子在女性體內可存活3至5天,若接近排卵期,即使在月經后期,仍有受孕可能。
3.感染風險:經期子宮頸口略微開放,增加了細菌侵入的風險,可能導致陰道炎、宮頸炎等疾病。
4.子宮內膜異位癥:經期性行為可能促使子宮內膜組織通過輸卵管逆流至盆腔,長期可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,影響生育能力。
5.個人差異:每個女性的生理周期長度和排卵時間可能不同,無法僅憑日歷判斷安全期,存在個體差異。
月經期間進行性行為雖理論上受孕幾率低,但仍存在懷孕風險,且易引發婦科疾病。建議采取避孕措施,避免經期性行為,以保護身體健康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