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
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
三級甲等
創傷骨科
-
不缺鈣但骨密度低于正常,可能由以下因素導致:激素水平變化、缺乏運動、藥物影響、疾病因素、不良飲食習慣等。一旦身體出現不適,應立刻就醫,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,不宜自行開藥。
2013-12-20 15:55
1.激素水平變化:體內雌激素、雄激素等激素水平失衡,會影響骨代謝,導致骨密度降低。例如女性絕經后,雌激素水平顯著下降,易引發骨質疏松。
2.缺乏運動:長期運動量不足,骨骼缺乏應力刺激,骨形成減少,骨吸收相對增加,從而使骨密度降低。
3.藥物影響: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、抗癲癇藥物等,可能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,導致骨密度下降。
4.疾病因素:患有類風濕關節炎、糖尿病、慢性腎病等疾病,會影響骨代謝,造成骨密度異常。
5.不良飲食習慣:過量攝入咖啡因、碳酸飲料,或飲食中蛋白質、維生素 D 等營養元素缺乏,都可能影響骨密度。
6.遺傳因素:部分人由于遺傳因素,本身骨密度相對較低,易出現骨密度低于正常的情況。
總之,多種因素都可能導致不缺鈣但骨密度低于正常。若發現骨密度異常,應及時就醫,明確原因,并采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,如補充維生素 D、增加運動、改善飲食等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