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徐婧 主治醫師
廣東省中醫院
三級甲等
傳統療法室
-
腎虛且有濕濁是中醫常見的證候,可表現為腰膝酸軟、乏力、舌苔厚膩等。若癥狀明顯或持續不緩解,建議及時就醫。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診,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,不要自己擅自用藥。
2013-12-22 15:49
1.腎虛類型:腎虛分為腎陽虛、腎陰虛等。腎陽虛常見畏寒肢冷、夜尿多;腎陰虛常有潮熱盜汗、五心煩熱。
2.濕濁表現:常見頭重如裹、肢體困重、大便黏膩等。
3.治療原則:補腎與祛濕濁并重。
4.適用藥物:腎陽虛者可遵醫囑選用金匱腎氣丸、桂附地黃丸;腎陰虛者可選用知柏地黃丸。
5.生活調理:保持良好作息,避免勞累,適當運動,飲食清淡。
腎虛而有濕濁者應綜合調理,用藥需遵醫囑,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