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徐婧 主治醫師
廣東省中醫院
三級甲等
傳統療法室
-
艾灸排毒常選取的穴位有大椎穴、足三里穴、關元穴、命門穴、涌泉穴等。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,請趕快就醫,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,切勿自行用藥。
2018-12-21 15:22
1.大椎穴: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,可振奮陽氣,促進排毒。
2.足三里穴:在小腿外側,犢鼻下3寸,可調理脾胃,增強代謝。
3.關元穴:位于臍下3寸,有培元固本、補益下焦的作用,利于排毒。
4.命門穴:在腰部,當后正中線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,能溫腎助陽,促進毒素排出。
5.涌泉穴:位于足底,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,可引火下行,排毒祛濕。
艾灸排毒時選取穴位應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癥狀,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。
-
-
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張培培 醫師
濰坊市人民醫院
三級甲等
普內科
-
清熱穴清熱穴是指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解毒作用的穴位,用于治療熱病高熱、臟腑郁熱、痛腫瘡毒等各種里熱證。根據清熱作用的不同特點,清熱穴又可分為:清心熱穴——小海、曲澤,清肺熱穴——尺澤、魚際,清肝膽熱穴——陽陵泉、太沖,清胃腸熱穴——曲池、合谷、內庭,清三焦熱穴——外關、支溝、清熱解毒穴——耳尖、八邪、八風(此三穴宜用三棱針點刺放血)。
2013-12-24 14:06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艾灸? 艾灸分為艾炷灸、艾條灸和溫針灸。是指點燃艾炷或艾條在體表的一定部位進行熏灼,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。艾灸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,尤其適用于慢性虛弱性及風寒濕邪為患的病證。艾灸有溫經通絡、行氣活血、祛濕散寒、溫補中氣、回陽固脫、消瘀散結、解表散寒、溫中止嘔、清熱解毒、溫腎壯陽等作用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