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張敏 副主任醫師
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
三級甲等
消化內科
-
胃切除術后可引起胃腸的解剖生理改變和營養吸收障礙,而產生腹瀉、消瘦、貧血和維生素缺乏等一系列臨床表現,稱為胃切除后營養不良。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綜合征者應給予高熱量、易消化的營養物質,并注意B族維生素的補充。若有傾倒綜合征應予相應的治療。鼓勵病人進食,進食困難者可予胃腸外營養支持。酌用抗生素以控制腸腔內細菌的生長,應用抗膽堿能藥物可減少小腸蠕動的速度,皆有利于吸收不良綜合征的改善。缺鐵與缺少維生素B12或葉酸引起的貧血自應通過胃腸道外的途徑予以補充。胃切除后的代謝性骨病在給予維生素D與鈣劑的同時應予蛋白同化激素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。多予乳制品攝入亦多有裨益。能給你提供幫助我很高興,我們畢竟只是通過你對癥狀的描述做出的判斷,不妥之處請多多諒解,
2013-12-25 12:51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殘胃癌? 消化性潰瘍術后殘胃可發生腺癌,多發生于手術10~15年之后,發生率一般為1%左右,為消化性潰瘍未行手術者發生癌變的3~4倍。胃潰瘍術后發生率高于十二指腸潰瘍術后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