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朱微微 主治醫師
安徽省立醫院
三級甲等
中醫科
-
陰虛和陽虛是中醫理論中的概念,是身體陰陽失衡的表現。陰陽失調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,如不良生活習慣、情志因素、久病等。當出現陰虛或陽虛時,應及時調理,必要時就醫。關愛自己,從關注健康開始。身體不適時,請及時就醫,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。
2013-12-25 23:20
1.陰虛原理:陰虛指體內陰液不足,不能制約陽氣,導致陽氣相對偏亢,產生內熱。常見癥狀有手足心熱、盜汗、口干咽燥等。
2.陽虛原理:陽虛是體內陽氣不足,不能溫煦機體,出現虛寒癥狀,如畏寒肢冷、乏力等。
3.陰虛影響:陰虛可影響睡眠、情緒,長期陰虛還可能導致身體消瘦、免疫力下降。
4.陽虛影響:陽虛易使人感到疲倦,影響消化功能,女性可能出現宮寒等。
5.調理方法:陰虛者可多吃滋陰食物,如百合、麥冬;陽虛者宜多吃溫熱食物,如羊肉、桂圓。
6.用藥建議:陰虛可選六味地黃丸;陽虛可服金匱腎氣丸。但用藥需遵醫囑。
陰虛和陽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理狀態,通過合理的調理和治療,可恢復身體的陰陽平衡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