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廖耘生 主治醫師
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
三級甲等
婦產科
-
懷孕時小肚子痛的原因較多,如生理性變化、先兆流產、宮外孕、盆腔炎、子宮肌瘤等。藥物治療需謹慎,身體出現不適時,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,避免盲目用藥。
2018-12-28 09:52
1. 生理性變化:懷孕后子宮增大,子宮韌帶受到牽拉,可能引起小肚子輕微疼痛,一般無需特殊處理,注意休息即可。
2. 先兆流產:常伴有陰道流血,可能與胚胎染色體異常、母體激素水平不足等有關。需臥床休息,補充孕激素,如黃體酮膠囊、地屈孕酮片等,同時監測胚胎發育情況。
3. 宮外孕: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,疼痛多為一側下腹部隱痛或酸脹感。一旦確診,多需手術治療或藥物保守治療,如甲氨蝶呤。
4. 盆腔炎:炎癥刺激可導致小肚子痛,常有發熱、白帶異常等。需使用抗生素,如頭孢呋辛酯、阿莫西林等。
5. 子宮肌瘤:肌瘤增大或變性時可引起疼痛。根據肌瘤大小、位置及孕婦情況,決定治療方案。
懷孕時小肚子痛的原因多樣,是否需要服用保胎靈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。建議及時就醫,進行相關檢查,如超聲、血HCG、孕酮等,以明確原因,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。切不可自行用藥,以免影響胎兒健康。
-
-
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顏承堯 副主任醫師
棗莊礦務局滕南醫院
二級甲等
內科
-
一些感染,如風疹,麻疹,血液疾病,如再生障礙性貧血,粒細胞減少癥,化學物理因素,如放射線,等造成
2013-12-27 14:11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?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,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,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.5×10^9/L ,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×10^9/L 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