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劉玉強 醫師
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
其他
全科
-
貧血可根據病因和發病機制分為多種類型,如造血原料缺乏性貧血、造血細胞異常性貧血、失血過多導致的貧血、溶血性貧血、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貧血等。 1.造血原料缺乏性貧血:包括缺鐵性貧血、巨幼細胞貧血等。缺鐵性貧血多因鐵攝入不足、需求增多或丟失過多,如慢性失血。治療常補充鐵劑,如硫酸亞鐵、富馬酸亞鐵。巨幼細胞貧血因缺乏葉酸或維生素 B??,可補充葉酸和維生素 B??治療。 2.造血細胞異常性貧血:如再生障礙性貧血,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,可采用免疫抑制治療或造血干細胞移植。 3.失血過多導致的貧血:如月經過多、消化道出血等,需先止血,再根據情況補充造血原料。 4.溶血性貧血:紅細胞破壞過多引起,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,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,如潑尼松。 5.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貧血:如范可尼貧血,治療較為復雜,可能涉及骨髓移植。 總之,貧血的分類較為復雜,明確貧血類型對于制定治療方案至關重要。若出現貧血癥狀,應及時就醫,進行相關檢查,以確定病因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。
2024-12-05 16:28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