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賴逸貴 主任醫師
陽江市人民醫院
三級甲等
中醫部
-
腎陰虛是中醫常見病癥,癥狀包括燥熱、盜汗、頭暈、耳鳴、腰酸等。治療方法有食補和藥補。身體健康為重,一旦感到不適,應及時就醫,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。
2013-12-27 15:49
1.燥熱:體內陰液不足,陽氣相對偏亢,出現身體發熱、心煩等癥狀。
2.盜汗:入睡后汗出異常,醒后汗止,多因陰虛內熱,迫津外泄。
3.頭暈:陰液虧虛不能上榮頭目,導致頭腦昏沉。
4.耳鳴:腎開竅于耳,腎陰不足,耳部失養。
5.腰酸:腎陰虧損,腰部失于濡養。
【治療方法】
1.食補:可食用哈士膜、黑木耳、黑芝麻、小核桃等。
2.藥補:口服六味地黃丸、左歸丸、大補陰丸等藥物,但需遵醫囑。
腎陰虛需及時調理,改善生活習慣,必要時就醫,在醫生指導下治療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