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高俊中 醫師
邢臺市人民醫院
三級甲等
消化內科
-
隱性黃疸是指血清膽紅素在 17.1 - 34.2μmol/L 之間,肉眼難以觀察到皮膚、鞏膜黃染的情況。其成因較多,如膽紅素生成過多、肝細胞處理膽紅素能力下降、膽紅素排泄障礙等。診療通常包括詳細檢查、明確病因、針對性治療及定期復查等。 1. 膽紅素生成過多:可能因紅細胞破壞過多,如溶血性疾病。需要進一步檢查血常規、膽紅素代謝指標等。治療可能包括藥物治療,如糖皮質激素(潑尼松、地塞米松)、免疫抑制劑(環孢素)等。 2. 肝細胞處理膽紅素能力下降:常見于肝臟疾病,如肝炎、脂肪肝等。通過肝功能檢查、肝臟超聲等明確。治療上使用保肝藥物,如水飛薊素、多烯磷脂酰膽堿等。 3. 膽紅素排泄障礙:可能是膽管阻塞,需進行膽管造影等檢查。治療可能涉及手術解除梗阻。 4. 飲食因素:長期大量飲酒、高脂飲食等也可能影響膽紅素代謝。要調整飲食結構。 5. 藥物影響:某些藥物可能導致膽紅素異常,如抗結核藥(異煙肼、利福平)。必要時需調整用藥。 隱性黃疸的診療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,患者應及時就醫,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檢查和治療,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2024-12-05 19:52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