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
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
三級甲等
神經科
-
腦供血不足的治療方式取決于病因,常見病因有動脈粥樣硬化、頸椎病、低血壓、心律失常、血液黏稠度高等。身體不適時,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,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,切莫自行開處方。
2013-12-29 11:34
1.動脈粥樣硬化:因血管狹窄影響供血。治療包括使用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穩定斑塊,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預防血栓,以及改善生活方式。
2.頸椎病:頸椎病變壓迫血管。可通過物理治療緩解,嚴重時手術解除壓迫。藥物可選擇布洛芬止痛。
3.低血壓:血壓過低致供血不足。需明確病因,如貧血引起則糾正貧血,必要時使用升壓藥如去甲腎上腺素。
4.心律失常:心跳異常影響供血。根據類型選擇藥物如美托洛爾,或進行射頻消融等治療。
5.血液黏稠度高:血液流動不暢。多喝水,必要時使用抗凝藥如華法林。
腦供血不足患者應及時就醫,明確病因,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