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曹曉宇 主治醫師
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
二級甲等
全科
-
產生消極的自我傷害想法是非常危險且不可取的,可能由心理壓力、精神疾病、重大挫折、社交障礙、不良生活事件等因素引起。 1.心理壓力: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心理壓力下,如工作壓力、學業壓力等,可能導致情緒崩潰。應學會合理安排工作和學習,適當休息和放松,如進行深呼吸、冥想、瑜伽等。 2.精神疾病:像抑郁癥、焦慮癥等精神疾病可能引發此類想法。需要及時尋求專業精神科醫生的幫助,可能會采用藥物治療,如氟西汀、帕羅西汀、舍曲林等,同時結合心理治療。 3.重大挫折:如失業、失戀、親人離世等重大生活挫折,使人感到絕望。這時要積極調整心態,與親友傾訴,尋求他們的支持和鼓勵。 4.社交障礙:難以與他人建立良好關系,感到孤獨和無助。可以通過參加社交技能培訓課程,逐步改善社交能力。 5.不良生活事件:如長期遭受欺凌、虐待等。要勇敢向相關部門或組織求助,維護自身權益。 總之,當出現消極的自我傷害想法時,一定要及時意識到這是危險的,積極采取措施,尋求家人、朋友或專業人士的幫助,相信一定能夠走出困境,迎接美好的生活。
2024-12-05 21:32
-
追問是開放提問,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自殺行為? 自殺行為分狹義和廣義兩種;狹義的自殺行為是指有意識,自愿地直接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;廣義的自殺行為是指包括故意自傷行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毀滅的“慢性自殺”行為。人們通常說的自殺行為常常指狹義的自殺行為。自殺的分類:自殺觀念,自殺未遂,自殺死亡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