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田虹 副主任醫師
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
三級甲等
消化內科
-
脾胃濕熱是中醫常見的病癥,多由飲食不節、情志不暢等引起。表現為脘腹脹滿、口苦口臭、大便溏泄等。治療以清熱利濕為主。身體健康為重,一旦感到不適,應及時就醫,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。
2019-12-09 09:08
1.藿香正氣丸:具有解表化濕、理氣和中的作用,常用于外感風寒、內傷濕滯所致的脾胃濕熱。
2.甘露消毒丹:能利濕化濁、清熱解毒,適用于濕溫時疫、邪在氣分所致的脾胃濕熱。
3.龍膽瀉肝丸:清肝膽、利濕熱,對肝膽濕熱引起的脾胃濕熱有一定療效。
4.葛根芩連丸:解肌清熱、止瀉止痢,可用于濕熱蘊結所致的泄瀉腹痛等脾胃濕熱癥狀。
5.二妙丸:燥濕清熱,主治濕熱下注所致的足膝紅腫熱痛、下肢丹毒等,對脾胃濕熱也有改善作用。
以上藥物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,同時要注意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。
-
-
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張躍軍 醫師
冠縣人民醫院
二級甲等
內科
-
根據你的描述屬于長期居住濕的環境或肝郁化熱引起的,一般可以服用參苓白術散調理。
2013-12-29 22:12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